• 1
  • 2
  • 4
  • 5
  • 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水产品既靠生产出来,也靠监管出来

发布时间:    本文来源于 莆田东源水产食品 

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

      “优质安全的产品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宋怿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标点自己的观点。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一个主要矛盾和五个主要问题。一个主要矛盾就是政府有限的管理资源与复杂且巨量的监管对象之间 的矛盾。五个主要问题分别是:(1)养殖者开放,未对养殖者开展登记和准入工作;(2)养殖水域开放,未进行有效的划型和监测;(3)养殖品种开放,未进 行评估和管理;(4)流通环节开放,流通过程存在监管盲区;(5)渔药、农药及非药品等化学投入品监管力度弱于种植和畜牧业。这些问题造成养殖过程的随意 性和行业监管的被动性并存的现状。监管部门无从下手,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出现什么问题就“专项整治”什么问题,而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抓起。而任何一个 品种、任何一个投入品出问题都有可能引发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这些现状如果不改变,就足以让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宋怿建议,建立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1)首要的是控制品种,缩小监管范围。(2)设立养殖生产准入门槛,提高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监控环境,分宜养和禁养水面进行管理。(4)充分发挥养殖证的作用,使其成为行业监管的手段。(5)现有监管体系的重心应该下移到市、县一级。 (6)明确监管职责,开展流通领域的监管。(7)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宋怿特别指出,首要的是“控制品种,缩小监 管范围”,集中国家、地方财力和技术力量解决主导品种整个产业链上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包括优良品种的选育、健康养殖模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工工艺 的研究、质量管理及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等)。然后,分国家和省两个层次确定能够形成产业和规模的养殖主导品种(目前农业行业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确定 了十几个品种,各省还可以有地方的主导品种),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使其形成稳定的、批量的养殖和加工生产及商品供应,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市场 60%以上优质水产蛋白的供应源。其他品种国家财政不予支持,由市场自行调节。由于其占的比例很小,不会产生重大问题。